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建立于,在2007年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庆祝了该校100周年,学术的最高成就并且从伦敦大学中分立出来如今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在努力提高和改善其国际化健康,发展稳定的能量资源和安全挑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有8个校区分布在伦敦及其周围。其中主校区在伦敦的市中心--南肯辛顿。南肯辛顿是一个文化,艺术,科学,音乐中心。周围有很多博物馆体现了它浓厚的文化。周围有公交及车站交通十分方便。全校约有12,000名学生及1000多名教职员工。此校在1996年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研究评估中,数学、电脑科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化学、生物科学、化学、物理、应用数学、统计及运算研究、工程、电机及电子工程、历史等均获得5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师资力量极其雄厚,有着优秀的教学能力。在科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机械工程,医药研究和医药加工,以及健康护理等方面。主图书馆在南肯辛顿的校区其中有很多课程资料还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历史
帝国理工于1907年由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1845建立的皇家科学院(Royal College of Science),大英帝国研究院(The Imperial Institute),皇家矿业学院(Royal school of mines) 和伦敦基蒂戈蒂学院(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合并组成,尽管这三所学院仍然在宪制上保留着自己的实体,帝国学院在1907年七月获得了皇家特许状,成为一个实际上统一的实体。
1960年代,随着兼并前帝国学会(Imperial Institute),现在的南肯星顿校区基本成形。随后,圣玛丽医院医学院(1988),国家心脏和肺学会(1995),查令十字和西敏寺学校(Charing Cross and Westminster schools,1997)先后并入帝国理工,组成医学院,作为帝国学院的第四个宪制学院。
1997年,帝国理工医学院兼并了皇家研究生医学院,皇家妇产科学会,2000年又兼并了肯尼迪风湿病学学会。
同样是2000年,帝国理工又兼并了并不是十分知名崴学院(Wye College)作为它的一个分校区,主要研究环境科学。人们认为帝国学院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崴学院所拥有的大量土地,2002年英国《泰晤士报》的全英排名榜中排行在第三位。
2005年底,学院宣布将合并物理科学院和生命科学院组成新的自然科学院。
2005年12月9日,学院宣布计划退出联邦制的伦敦大学,并正式开始与伦敦大学磋商相关事宜。
2007年,学院成立100周年之际,正式脱离伦敦大学,成为一所独立的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在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取得的世界级研究成果举世瞩目,是横跨多个自然科学学科的大数据研究的前沿阵地,亦是生命医学的主要研究中心之一。